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甘晓燕 孙英明 报道:“稻子价就是超市的米价,我们村种植了500亩地膜冷水稻,除农户自留食用外,其余的还没移栽就以2.6元每斤的价格,与粮油加工企业达成了订单协议,订单额达135万元。”5月9日,郧西县关防乡回龙村党支部书记朱荣海边和村民一起忙活犁耙整田、地膜打孔、覆膜插秧,边乐呵呵地介绍道。
关防乡位于湖北大梁省级自然保护区附近,与陕西省旬阳县仙河镇接壤,最高海拔1000多米,全年无霜期222天,年平均气温12℃至14℃,冷水资源丰富,水质纯净。
“仙河水是从秦岭山脉崇山峻岭小溪中汇聚而来,虽然水质甘冽,但水温较低。”关防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孙英明介绍。全乡2825亩水稻灌溉用水均取自仙河水,以前既没充分利用冷水资源,也没有突出生态种植,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回龙村和一天门村因气温低、光照不足、水质较冷,种植长组合中稻品种不能正常成熟。
如何解决高海拔地区水稻积温不够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?县、乡两级政府通过多次考察,决定示范推广水稻覆膜湿润栽培技术,让村民应用覆膜增温技术试种冷水稻。
“多年试验示范证明,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,具有增温、改土、保肥、节水、灭草、抗旱等综合作用,不仅能有效解决气温水温低长组合水稻品种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,还可以减少化肥、农药使用量,提高大米品质。”郧西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丁国田如是说道。
为了打造地膜冷水稻优质米品牌,郧西县农业农村局抽调粮油、植保、土肥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团队,引进宜香优2115等优良品种,采用“优良品种+旱育秧+大田测土配方施肥+地膜覆盖湿润栽培+病虫害绿色防控”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技术,使关防乡千亩地膜水稻实现了产量和品质全面提升。
地膜水稻美了乡村,富了村民。每到插秧季节,闻名前来体验农耕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,有的游客直接选定地块,提前定制,与农户共同参与种植和管理。关防乡回龙村和一天门村就有600余农户种植了近1000亩地膜水稻,其中530户的水稻还没下田就被消费者提前认领,共收获了338万元订单。
“喝的是溪水,穿的是地膜,施的是有机肥,种出来的水稻颗粒饱满营养富含,煮出来的大米喷喷香,软糯可口,深受消费者喜爱,我们现在只管种好、管好,不愁销路,没有后顾之忧。”回龙二组村民徐中贵种植了20亩冷水稻,已全部“名花有主”,仅依靠水稻就收入了7万元。